四年转瞬,马拉松圈大洗牌
四年前,新中体和路越体育完成并购合作,那场签约仪式在广州办得挺低调。可如今放眼国内马拉松产业,这场并购的影响已经相当深远。这四年间,马拉松行业可谓变天了!运营商的进退取舍和赛事的潮起潮落,几乎重写了整个格局。你说疫情三年的打击是毁灭性的,没错!多少小、散、弱的赛事运营公司直接就熬不过去。可新中体没歇着:赛事的数量不说,还玩起技术研发和服装设计这些新领域,在行业里愣是跑进了领跑者的位置,参赛者放心,赛事的口碑也响亮。

路越的显身手:保住大盘,稳定节奏
路越体育这次并购看起来是个好棋,特别是在田协去年开始限制运营商认证赛事办赛总量之后。路越的存在成了新中体绕开规则、稳住市场盘子的关键。你说路越聪明吧,它去年运营了18场赛事,有几场,我真的是跃跃欲试。就是想感受一下这些并购后遗留下来的“基因”到底怎么样。今年咸丰马启动,我还以为他们不参与呢,后来第一赛道的宣传一出,再加上副总裁陈玉增亲自确认,我立马报了名。跑完咸丰马,我不得不说一句:这比赛扎扎实实,跑得过瘾,服务细致,参赛体验特别稳。陈玉增他们团队的稳定和专业,真不是一两年的积累能做到的。
团队基因:跑者创造的马拉松现象
新中体总裁任志刚说过,新中体和路越团队本质上都是跑者出身,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对跑者需求敏锐的理解。这话一点不假!陈玉增这个人,不止是专业,还特别有实战经验,他可是极地长征金满贯得主,PB307的水平,戈壁、港百都跑得风生水起。路越2014年创办时,他还是边上班边搞赛事,后来干脆辞职一头扎进去。早期的赛事,比如奉化桃花马和宜昌马,可以说是交了不少学费。但从2018年开始,团队的运营水平提升明显,口碑也渐渐打响。后来和新中体接洽,两家公司领导层都是从通信行业跨界来的跑步爱好者,理念确实比较契合。疫情虽然打乱了节奏,可2021年并购之后,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整合。
并购后的融合:1+1真的大于2
2023年后赛事全面复苏,新中体和路越的融合才算进入爆发期。这不是简单的资源拼凑,两家公司在赛事管理、人员培训和文化认同上,尝试了更深层次的整合。结果就是,新中体赛事数量一路猛增,国内头部运营商的位置彻底巩固。路越也没闲着,陈玉增不仅维护着自己的团队,还承担了集团竞赛管理的重任。我跑咸丰马最大的感受就是细节满满,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地方都透着用心,比如赛前清理赛道,降温点的大水桶,跑者直呼贴心。这都是陈玉增团队的功劳,他亲自跑赛道,从实践中琢磨跑者需求,这种做赛事的态度真不是谁都有。
向下一代:老跑者在乎的不仅是成绩,更是格局
十年做赛事,陈玉增已经看到了路越需要升级迭代的时机。他现在有意往后退一步,把更多机会和管理的主导权交给年轻一代。他还特别喜欢参与赛事终点的互动,用主持人的身份近距离了解跑者的真实反馈。路越不仅是一个赛事运营公司,它更像陈玉增对跑者情感的延伸。像龙虎山越野赛这种办了十年的赛事,他能主持一整天不喊累,这种激情和亲和力确实给赛事加分不少。
未来,中国马拉松的新企划

未来如何走?现在新中体给每个省份都定了战略目标:至少一到两场规模赛事。李强直言,这次合作不仅仅弥补了区域空白,更带来了规模效应,拉赞助、谈合作效率都提高不少。作为跑者,咱们看到的,是更多有品质、有特色的赛事出现。陈玉增和路越,他这十年走得其实不容易,但靠兴趣和热爱支撑,到今天依然不忘初心。并购后的四年,新中体+路越真的实现了1+1>2,中国马拉松产业未来更大的舞台,值得期待。